面部色素性疾病是指因黑素细胞功能异常或黑素代谢紊乱,导致面部皮肤出现色素增多(如黄褐斑、雀斑、太田痣)的一类皮肤病。其发生与遗传、紫外线照射、内分泌变化、炎症反应及免疫因素等密切相关。此类疾病通常不危及健康,但因显著影响外观,易对患者心理及社交造成负担。准确识别类型并采取针对性治疗与防晒措施,是临床管理的关键。
我院面部色素性疾病专病围绕其预防、诊断、治疗、疗效判定、日常护理等方面建立了诊疗规范,可根据患者的皮肤状态、色素的临床分期分型和治疗反应来定制综合性治疗策略。除了药物治疗外,专病拥有蜂巢皮秒激光、调Q755nm激光、调Q532/1064nm激光、Fotona4D、Thermage、水光针治疗及多种强脉冲光如M22、BBL、DPL等先进设备,为患者提供修复皮肤屏障、促进色素代谢、抗炎、抑制血管增生、抗光老化等治疗选择,综合改善皮肤状态、治疗色斑。同时,专病还开展中药内服综合调理、中医外治等特色治疗,进一步提升治疗手段的丰富性,为个体化、综合性的诊疗服务提供有力支撑。专病多形式、多渠道开展面部色素性疾病的防治科普知识,助力提高公众的健康护肤意识。
【诊疗范围】
黄褐斑、雀斑、炎症后色素沉着、脂溢性角化、颧部褐青色痣、太田痣、咖啡斑、色素性毛表皮痣等色素增加性疾病人群。
【特色诊疗技术】
1.利用强脉冲光及各类激光设备如蜂巢皮秒、超皮秒、调Q694nm激光、调Q532/1064nm治疗色素增加性疾病;
2.Fotona 4D、黄金微针、非剥脱点阵激光、Thermage等抗衰项目综合改善黄褐斑、肤质、面部松弛
4.非能量设备:水光针、化学换肤治疗色素性疾病。
【科研教学】
近年来承担科研课题:GCP 3项,IIT 3项,IST 1项;发表面部色素性相关论文5篇,其中JCR小类二区SCI论文一篇;参与指南制定:参与《激光美容相关常见疾病诊疗指南(2024版)》、《炎症后色素沉着防治专家共识(2024版)》编写。